柯鵬
(寶鋼集團蘇州冶金機械廠 蘇州,215004)
摘 要:潤滑冷卻狀態對于齒面的點蝕、磨損、膠合等失效及齒面上壓力分布大小、齒面的摩擦及功率損失、傳動裝置的噪聲等都有十分重要影響。本文介紹了工業齒輪箱的潤滑和密封方法。
關鍵詞:浸油潤滑;強制式噴油潤滑;密封;暢流
1 工業齒輪箱的潤滑
齒輪、軸承的潤滑冷卻效果是決定其使用狀況及壽命甚至整個傳動裝置壽命至關重要的因素。在通常的閉式齒輪箱潤滑冷卻結構設計中一般分為以下兩種:
1.1 浸油潤滑
浸油潤滑簡單、可靠、成本低,是經常采用的一種潤滑方式,廣泛應用于圓周速度V≤15m/s的工業齒輪箱。
為減少齒輪運動的阻力和油的溫升,浸入油中的齒輪深度以1~2倍齒高為宜。速度高時,可減至0.7倍齒高,但不應小于10mm,速度低時(0.5~0.8m/s),可增至1/6~1/3半徑。
對于多級齒輪傳動,可采用下列方法潤滑各級嚙合齒輪及軸承。
(1)調整傳動化,使各級大齒輪的浸油深度近于相等。
(2)將各級大齒輪分別浸在箱體中高度不同的分隔油池里潤滑。
(3)潤滑不到的嚙合齒輪采用惰輪蘸油或甩油環潤滑。
(4)將箱體結合面作成傾斜式,從而使各級傳動的浸油深度大致相等。
(5)注意箱體設計,使飛濺的油能沿導油溝或接油板滴落或流入嚙合齒面,或流入箱蓋貯油槽后經軸承導油孔進入軸承,并且設計軸承的貯油擋板結構。
油池的容積平均可按每傳遞1kW約需350~700cm3潤滑油計算,同時應保持齒輪頂圓距離箱底30~50mm左右。
1.2 強制式噴油潤滑
圓周速度V>15m/s,采用噴油潤滑,由于此時浸油潤滑:
(1)在離心力作用下,油就會從輪齒表面甩出,不能保證輪齒表面形成油膜。
(2)攪油會使減速器的溫升增加,功率損失增加而且油質易老化。
噴油壓力為0.5~1.0MPa,當直齒齒輪圓周速度V≤20m/s,斜齒齒輪圓周速度V≤50m/s,油應噴至輪齒的嚙入一邊,在兩個齒輪頂圓交點的切線形成的平分角中心線上將潤滑油引向嚙合處,速度愈大,噴油器離嚙合處愈遠一些。速度再高時,油應噴至輪齒的嚙出一邊,加以冷卻和潤滑。
嚙合點的噴油量可按單位齒寬所需噴油量來確定,通常取每毫米齒寬0.08~0.1L/min。貯油量為噴油量乘以循環冷卻時間,工業齒輪箱的循環冷卻時間,工業齒輪箱的循環冷卻時間至少為4~5min。
2 齒輪箱的密封
齒輪箱漏油是較為普遍的現象,有時潤滑很好但在使用過程中漏油嚴重影響生產的連續進行,而且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對基礎有腐蝕作用。
漏油的原因:
(1)根據波義耳———馬略特定律PV=RT,隨著運轉時間的延長,齒輪箱內溫度上升,而體積不變,故箱內壓力增加。由于油的滲透性強,哪里密封不好就會在哪里滲漏。
(2)齒輪箱稀油潤滑系統設計和計算不合理。應按如下步驟:根據摩擦嚙合部件的功率損失和發熱量確定總耗油量;擬定潤滑系統圖;計算和選擇潤滑設備和元件;選定管路尺寸和驗算液壓損失然后繪制正式工作圖。
(3)裝配操作不規范,如密封圈敲打后變形等。保證密封的原則方法:
1)均壓。設置合適的通風罩。齒輪箱高速連續運轉5min后,用手摸通風罩,感到壓差很大,說明應加大或升高通風罩。
2)暢流。設置回油槽孔,使油不在軸頭密封處存留以防逐漸滲出。
3)采用優質密封圈和密封劑。
來源:《江蘇冶金》第33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