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短信驗證碼
2011-11-25
作者:張承國
(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內燃機機體主軸承在運用中承受著由氣體壓力、往復慣性力和離心力及摩擦力等復雜交變載荷的作用,損壞相當嚴重。如果由于制造安裝不當、潤滑系統失效、操作不規范,會加速內燃機機體主軸承的失效。據統計,因機體主軸承失效需進行修理的機體占總修車臺數的60%-70%。機體主軸承失效后,必然要導致曲軸的嚴重磨損,縮短內燃機的使用壽命。因此,對內燃機機體主軸承的失效應作認真地檢查并及時修理。
(1)機油泵失效,壓力潤滑部分得不到潤滑。應檢查機油泵的齒輪齒隙和齒輪頂圓與外殼的間隙,如果磨損過大,則予以更換。
(2)油表失效,機油壓力表指針固定在一定的位置 (正常油壓位置) ,但內部機油壓力情況不知道,因而軸承得不到潤滑。應檢查機油壓力表的機油油路是否堵塞,或者更換新機油壓力表;在正常使用中,千萬不能單憑機油壓力表來確認機器的潤滑情況,還要通過油位尺和其他檢查方法來了解。
(3)油路及機油濾清器堵塞,或油路漏油,致使壓力不足影響潤滑。應徹底清洗過濾器和檢查油路部分。
(4)油底槽的油量不足,油平面達不到所要求的高度。應在停車后用油位尺檢查機油容量,并且往油底槽內加注機油。
(5)冷卻水泵失效,或冷卻水不足,機器過熱。應檢查冷卻水泵并妥善修理,并同時加注冷卻水。
(6)軸承間隙過大,增加對軸承的撞擊,或新修配的軸承間隙太小,增大了軸承的磨損,一旦機油潤滑不好,就會燒瓦,應重新調整軸承間隙;對磨損了的軸承,要進行妥善修復。
(7)機油質量不合要求,機油久用不換,雜質太多,增加軸承的磨損。應換用符合要求的機油,并徹底清洗油底槽。
(8)天氣過冷,機溫過低,機油粘度太大,因而內燃機使用后,油不能被送到潤滑部位,再加上轉速增大,致使軸承燒毀。應在發動機器前,進行充分預熱,使機器各部溫度正常,使機油粘度變稀。
(9)機器檢修后,軸承接觸面粗糙、不圓滑,磨損過大,當軸回轉時,軸的重心不能保持在中心位置,也就是機油起不到浮力作用,因而,軸承受到磨損。應重新修配軸承,磨損不太大的,可用細砂紙擦拭表面即可。欲使軸承內的機油形成一定的油膜,則必須有較適當的間隙,并且每次發動車后,要首先低速運轉幾分鐘,這樣,機油才能慢慢進入軸承內。
(10)軸承安裝不牢靠,機器運轉過程中,使用與操作不當,使軸承受到的撞擊太大因而引起軸承合金的失效。應重新安裝機器;操作要有條不紊,不可操之過急。
(11)軸承制造工藝、安裝工藝不良也是其無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合金層厚度不均勻,半圓周長高出度太大或太小,軸承座孔的尺寸及形位精度偏差以及安裝時軸承座孔內有硬質雜物,油孔或油槽毛刺去除不干凈,都會導致軸承局部接觸,局部應力集中,局部合金材料疲勞強度過大,Z終導致軸承合金剝落。
對內燃機的軸瓦而言,導致其異常磨損的Z重要參數有2個。①軸瓦半圓周長高出度。其值不能過大或過小,過大影響軸承的間隙甚至會導致不正常的變形;過小會影響軸瓦的貼合度,不利于力及熱的傳遞。半圓周長高出度的控制還與檢驗模具、檢驗力及檢驗壓力下速度有關。②軸瓦的厚度。軸瓦的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其值影響軸承的間隙、機油的流量、油膜的形成和油膜的壓力。正確、規范、良好的軸承裝配工藝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新的和維修后重新安裝軸瓦的內燃機,裝配前應仔細檢查軸承座、軸承蓋以及軸瓦的相關表面,應保持清潔無毛刺、異物。清潔除塵時,不能用化纖織物或棉紗等,Z好用塑料泡沫物品擦去粘附物,防止人肉眼看不見的毛細物或灰塵混入,軸瓦安裝后,放入曲軸前應用油壺噴油,而不能用毛刷一類的工具刷油。
(12)潤滑失效,包括潤滑效果不良、濾清器失效和油路阻塞等,特別強調安裝過程的清潔度。據內燃機滑動軸承失效分析案例統計來看,使用者的管理、操作不當,錯誤的潤滑理念,習慣的錯誤操作都會導致磨損,如超速、超載頻繁啟動、停車、使用不合格的潤滑油,機油太臟或濾清器不及時更換等。
要保證使用高性能的潤滑油,潤滑油在使用過程中會逐漸劣化變質,因此防止添加劑的衰減、雜質性磨粒的滋生、水分的侵入和燃油的稀釋,防止或延緩潤滑油的劣化變質,使潤滑油較長期地保持高性能、高品質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對在用潤滑油進行狀態監測,及時根據油品性能的變化采取相應的措施,恢復和保證使用高性能的潤滑油,是預防內燃機軸承失效Z有效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