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短信驗證碼
2012-07-13
主機尾軸漏油是船舶常發生的事,也是困擾船舶安全運輸生產的一道難題,輕則給船上工作帶來麻煩,重則造成港口和海洋污染,使船舶受到罰款甚至被滯留,給船東帶來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和聲譽影響。
引起主機尾軸漏油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兩種:
一是尾軸纏繞異物,如魚網等物質,運轉中使魚網越纏越緊,造成尾部軸封變形而漏油;
二是螺旋槳的碰撞造成尾軸軸封變形而漏油。其中又以尾軸軸封向外部漏油較為多見。
為解決尾軸漏油的問題,大家想過不少辦法。如:加高密度油(就是粘度大的潤滑油);或采取滴漏法,就是在尾軸重力油柜上加一個桶,桶上加一個小閥,每天定量滴入尾軸;還有將重力油柜的油位降低等等,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安龍江輪第22航次發生了尾軸漏油,筆者和輪機部的幾位同志一起反復試驗,通過采取真空法解決該問題,效果比較明顯。
其原理是:正常情況下,尾軸前兩道軸封和后三道軸封是處在相對密封狀態下工作的,即油不往外漏,海水也不會進入尾軸套管內,潤滑油消耗非常少。重力油柜一般距離尾軸大約近10米的高度,常規情況下,重力油柜到尾軸套管內的管系和尾軸套管是同一系統,同時也是相對處于一個密封狀態。尾軸重力油柜只是起到一個補償油作用。而當尾軸軸封出現變形時,相對密封狀態就被破壞,重力柜在高度壓差的作用下將油壓出,這樣海水也會進入尾軸套管內,稍嚴重一點就會造成漏油不止。這種情況下,只有恢復尾軸套管和重力柜管系內油的相對密封狀態,才能減少或止住尾軸滑油的外漏。怎么才能達到這一目的呢?重力油柜上的油位觀察玻璃管上都有一個小孔透氣,要將這小孔封死不透氣;每一個重力油柜頂部都有一個加補潤滑油的開式漏斗,將螺栓拆下后加滿油,再用橡皮墊封死不透氣。只要管系和柜自身不漏氣,這樣就形成了原來相對密封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當柜內的油位低到某一數值的時候,必定與整個系統造成一個真空度,這個真空即可吸住系統內的油不外漏或至少減少外漏量。而且,在相對密封、內外壓差較小的狀態下,密封令還有可能自動復位。此外,在航行中,還要多注意觀察尾軸的溫度和主機負荷的變化情況。
安龍江輪通過3個美洲航次、5個多月的航行實踐,發現此“真空防漏法”效果良好。